慢性根尖囊肿的一例病例分析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性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病变类型主要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其中根尖周囊肿是慢性根尖周炎常见的转归,一般认为根尖周囊肿是牙周上皮剩余增殖形成的上皮团块或上皮条索。囊壁内层为完全或不完全的上皮衬里,外层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囊腔中充满囊液,含丰富的胆固醇结晶。囊肿增大时周围骨质压迫性吸收,压迫邻牙致牙根吸收。

本文报告1例慢性根尖周炎症导致的根尖周囊肿,患者,男,45岁。主诉为左侧牙齿咬物不适,来院要求处理。既往否认系统性疾病。口腔检查:左下6烤瓷冠,叩痛(+),2度松动;左下5牙冠完整,咬合不适感明显,2度松动;左侧5、6牙根处颊侧骨壁隆起,扪及乒乓感。X线检查:左下6根管治疗充填物完整,左下5、6根尖周围可见不规则大面积低密度影像,边缘整齐,周围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映线,低密度影像距离颏孔较远。

诊断:根尖囊肿

治疗方案:1、局麻下行囊肿开窗摘除术

2、术中观察左下5、6是否可以保留

术前影像资料如下:

局麻下,切开粘膜,凿骨,暴露病变部位

摘除囊肿后发现囊肿包膜完整,颊侧骨壁大部分缺失,呈开放性骨腔,左下5、6两颗牙牙根悬空在骨腔中,骨支持组织太少,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拔除左下5、6;考虑同期给患者植入骨粉为后期修复做准备,因患者考虑费用问题不同意,直接将粘膜瓣对位缝合关闭创口,用软组织代偿骨缺损。后期准备做活动义齿修复。

病例小结

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根尖部炎性肉芽组织中的残余上皮组织增殖,增殖到比较大时,其中心因为营养缺乏,上皮细胞退行性变、坏死液化逐渐形成囊肿,以后由于囊壁上皮分泌囊液不断增多,囊肿内压力不断升高,压迫周围骨质,使囊肿增大。较大的囊肿可使唇颊侧骨壁受压变薄膨隆,扪及乒乓感;少数可在其根尖区黏膜上出现窦道口,X线检查可见根尖区有圆形或卵圆形的均匀透射阴影,一般小于2.0cm,边缘整齐,周围可见明显的白色阻射影,病源牙牙根突入囊腔中,其牙周膜及骨硬板影像消失;邻牙可被推移位;当囊肿较大时,邻牙牙根也可突入囊腔中。

这种手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比较常见,如伴有感染须先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炎症后再作手术治疗。术前应常规作X片或CBCT,以明确囊肿的范围及与邻近组织关系。囊肿不断增大的关键结构是囊壁,处理囊壁,从根本上阻断囊肿的发展潜能,使其停止发展,最终达到治愈目的,手术完整刮除囊壁为其根治方法,也是治疗的关键。采用口内入路,局麻下于口内前庭沟处根端的牙龈上作弧形或八字切口,切透黏骨膜,翻开黏骨膜瓣后凿除或用骨钳咬除部分囊肿表面牙槽骨,显露囊壁,完整剥离出囊肿;如囊肿较大可在剥离出部分囊壁时,抽出部分囊液后继续剥离剩余部分囊壁,完整摘除之。病牙如无保留价值时可同时拔除。根尖囊肿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如果不做,囊肿扩大会造成骨质进一步吸收,导致存留的骨质减少,加剧手术的难度,甚至会出现病理性骨折。若侵犯到神经,还会引起同侧局部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根尖囊肿摘除术出血量不大,但是术后有可能出现病变侧下唇的麻木。只要神经不断,这种麻木大多数人在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后会恢复,但是恢复较慢。

在临床上根尖囊肿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很多患者是在拍片时偶然发现。在治疗上如较小囊肿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稍大囊肿需要做根尖切除术,囊肿刮治术。根尖囊肿的手术又分为拔牙和不拔牙两种情况,本例患者因为囊肿面积大,颊侧骨壁大部分缺失,左下5、6两牙牙根悬空在骨腔中,骨支持组织太少,没有保留价值,所以做的是根尖囊肿开窗摘除术+左下5、6拔除术。根尖囊肿摘除术以后,囊腔的部位需要骨组织缓慢新生直至最后愈合,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做同期植骨,以利于后期的进一步修复治疗。

注:此病历医院口腔科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
诚信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mj/24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