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视角丨被动的先驱者
行者视角栏目是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所著专栏。谢泓在长期跟踪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在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以独特的视角分析、解读企业。
被动的移民吴伯凡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东吴相对论”中讲过,创新是有基因筛选的。大概说广东人大部分是来自中原,每次中原碰到饥荒或兵灾,走还是不走,一道选择题把人分成去和留的两波人,来到广东的人大都经过五次以上的筛选而来的。所以,移民的国家也好,省份也好,城市也好,从底层来讲,是有应对不确定挑战的基因,或是创新基因。为什么广东省海外的华侨多?潮汕和梅州在东南亚,江门和珠三角主要在美国,就是他们身上有移民的血,有这种基因。当然,如果天下太平,人民能够安康乐业,谁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去面对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没有真正的带着梦想去寻找乐土的冒险家,如果有,他或者是唐吉诃德。如果有,是艰苦的历程塑造了伟大的结果。哪怕是载满新教徒的五月花号,也不全是因为理想,而是迫害、饥饿和面对种种的挑战而形成的契约。人类有没有理想,有!人类如果没有理想它走不到今天,但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死于饥饿和残酷的昨天。失败的理想称乌托邦,恰恰是人类因为拥有永不熄灭的理想和乌托邦般的追求,才不会在无数次现实的妥协中沉沦。理想和情怀是活过来的人的传说,但当他们再次演绎曾经的理想时却不知不觉成为忽悠别人的道理,历程及刹那都不能重复于其他的个体。所有的成功都是永远满怀期待,却不断向现实妥协,如果现实还不接纳,他还能够继续寻找。当布尔津斯基说只有美国的才是全世界的,或者只有华尔街的才是全世界的时候,理想已经成了一种标签。当然,作为一种名相,美国人的确做到了,所以你去了美国要取一个英文名,你在中国的美资企业也要取一个英文名。并且,取英文名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文化。当然,历史上的中国也曾经做到了这一点。可是,过去一百多年以来的中国移民,就没有这么幸运,基本上要改成所在国的名字,马来西亚除外。哪怕华人已经实际掌控了国家政治、经济的泰国也不例外。毕竟,中国人当年不是带着宗教和文化去的,是谋生去的。被动的文化如果中国人有这种思维方式,那么全球探险的大航海时代就不是出现在西班牙、葡萄牙。虽然明代时候中国人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已经登峰造极,可中国人压根就没有这根弦说要去征服世界。并且,明朝廷还因为郑和下西洋华而不实的壮举导致了财政上的困难。欧洲人有宗教的热情,更有做生意的热情,乐此不彼。甚至为了跟你做成生意也无不用其极,哪怕是发动战争也在所不惜。当他们具备 实力的时候,做生意就 没有殖民收益高,其实,殖民也是一门生意,更有效率和价值的生意。中国人尽管在鸦片战争以后陆续开放了港口和城市,尽管在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中也实现了中国国家的全方位开放。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 的贸易国家,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但这仅是中国人的聪明、能干和勤劳的回报而已,他们并没有象五月花这样,拥有一个满怀理想的传说。他们仅是很现实的说,穷则变,变则通。所以,华人哪怕在泰国多么的强势,泰国都不可能成为华人国家。哪怕新加坡华人人口占了70%,新加坡也不是严格意义的华人文化国家,如果有,仅是习俗和一些生活方式。中国人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会不会像鲜卑族、满族的政权一样被汉文化所同化?中国文化强调无为,柔弱胜刚强,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很喜欢用女人换和平,用钱财换和平,文人主导的政权觉得这样更加合算。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武”皇帝,一般都有贬的意味。想一想都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可以甩周边少数民族几条街的汉政权,一直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袭扰和侵略呢?包括近代的日本。文化弱,制度弱,进取心不够,强悍的少数民族自然瞧不起你。话又说回来,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政权,才敢于碰硬。朝鲜战场,印度战场,越南战场,珍宝岛战役等等,战场上拿不回来的和平协议谈判桌也 拿不回来的。没有真正的实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为而治和胜刚强的能力。遗憾的是在中国文化骨子里面,一直痴迷于以少胜多的迷幻中而不能自拔。而真正的儒家和道家精神,应该是自信到 的阳刚力量和内在张力,而不是被历代文人所阉割的政治妥协。被动的先驱徐宁因为中美贸易摩擦把工厂迁移到越南,本也是权宜之计。但去了越南快一年的时候徐宁发现,我们为什么不能站在全球的视野来看待我们的事业。邦泽的事业是碎纸机吗?徐宁回答说,不是!如果我们被动的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答案是肯定的。但当我们把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路径再推演几遍,他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是中国人真正走向全世界的空前机遇。中国人的思维一贯以来是土地思维,土地是不能移动的,中国的历史就是围绕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再分配而展开的。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容易局限在一亩三分地里面。西方文明的发展完全不同中国,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是地中海文明,鼎盛时期,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西班牙、荷兰、英国的崛起都是海洋文明,鼎盛时期产生了荷兰、英国这样的日不落帝国。我们换一个角度,美国当年制裁日本,有没有让美国制造业发展起来?没有,而是把日本的很多发展份额给了韩国。今天美国跟中国的贸易摩擦,得益应该是东南亚。很快,美元即将迎来一个降息周期,会推动美元新一轮的对外投资。中国的企业跟着资本和趋势走,就有可能真正地成长为国际企业。如果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邦泽的碎纸机仅是一个业务,而徐宁要理解的是中国将有哪些产业必须转移,他是否能够整合国际上的资源,资本的,品牌的,渠道的,生产的,供应链的,来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产业国际化的进程。邦泽越南的业务,它仅是一个理解事物的窗口,用它来观察世界,学习经验,启迪未来。我真的不知道今天中国人何来的自信,可以在南海种岛,可以探索一带一路,可以较劲贸易摩擦。徐宁们也可以展开他的想象力,在国际更大的舞台中纵横捭阖。如果真能够这样子,世界上一定拥有两个中国,一个是物理上的中国,一个是中国人经济的中国。这期间,大有玄机,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大有作为。当然,中国人还必须准备好一套基于人类理想追求的说辞,以解释徐宁他们经营行为的合理性,解释中国一带一路在实现人类理想目标上的可靠性和伟大意义。但显然,徐宁的发现也仅是生意本身,必须像美国大片一样,每次战斗,都有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这是进军必要的前奏。中国人似乎都没有准备好,思想没有准备好,文化没有准备好。当然,徐宁他们是匆促应战,来不及多想,但我们要在格局上、游戏规则的制定上,在商业伦理的话语权上改变被动局面的话,必须思考。徐宁们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先驱者!END
行者视角/谢泓专栏
谢泓,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广东省民间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工商联执委。
谢泓长期跟踪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在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企业文化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有独到研究。
本文版权归《岭南商道》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引用
猜你还想看
戳下方标题阅读
根河的阳光呼伦贝尔阳光牧学之二风一直在吹呼伦贝尔阳光牧学之一 给中小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崛起,基于创造和贡献一只白蚁中博会结束了以后,该忙啥忙啥中小企业,为什么强调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如何理解任正非讲的生态任正非,一个纯粹做事的人华为的至暗时刻?古义龙这么折腾的日子中意合作,一种跨越时空的交流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mj/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