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伦贝尔到大兴安岭

以前爬过很多山,看过很多海。

今夏走近一片草,深陷一片林。

主体旅程始于内蒙古海拉尔,途径满洲里、额尔古纳、室韦、根河,终于黑龙江漠河,几乎一直沿着中俄边界线在行进。海拉尔受辖于呼伦贝尔市,漠河属于大兴安岭地区。

从呼伦贝尔到大兴安岭,是牧区到林区的过渡地带。由内蒙古东部进入黑龙江北部,能明显感到景观的变化。今年雨水少,呼伦贝尔的草有些稀疏低矮,干燥的土壤令人不忍踩踏。而大兴安岭丛林茂密,笔直的树干高耸如云,从高处俯视可一饱林海的眼福。

一路的天空都很美,天高云阔总给人一种大气之感。

喜欢草原,是因为有一望无际的绿色,因旷远而神怡。大海也是波澜壮阔的,但多了几分深不可测和凶险。

呼伦湖并不惊艳,却算是草原上的惊喜。

茫无涯际的绿野上,能见到星星点点的白色蒙古包,但几乎都在开发的旅游区内。

如果还有机会,很想进真正的牧民蒙古包看看。

牛马羊们总那么从容,也有些害羞。

如果游牧民族都是我这种射箭水平,那是一定要挨饿了。

蒙古袍要是穿在会跳蒙古舞的姑娘身上,应该会更飒爽。

白桦林能与爱情挂钩,朴树的《白桦林》功不可没。初听这首歌时不懂爱情,仍然莫名感动。

“天空依然阴霾

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歌词取材于二战时期,德国向斯大林格勒进攻,年轻的苏联小伙子决定参战,临行前他在白桦树上刻下和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勇敢跃出战壕、打开燃烧瓶,与敌军同归于尽。

小伙子光荣战死了,斯大林格勒战争胜利了,姑娘也等不到她爱的人了。

白桦树至今还是俄罗斯的国树,花语是——生与死的考验。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此白桦林非彼白桦林,但望着大片修直的树干,抚摸着洁白的树皮,还是会和那些坚毅高洁的品质挂钩。

在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有中国最后一片寒温带明亮针叶原始林。野生蘑菇、红豆俯拾即是,大自然的馈赠,如此简单美好。

还有一大收获是终于看到了麋鹿。一直对这个动物格外有好感,大概和它圣诞节的温馨形象有关。

记得有次参加英文活动,要求选手抽取即兴演讲题目,我抽到了“如果把自己比作是一种动物,会是什么?”在1分钟的准备时间内,“鹿”这个答案闪现我的脑海。

当时好像3分钟内说了3个理由:

1、鹿跑得快,新闻从业者也必须想得快、写得快,总之对速度的要求很高;

2、鹿安静的时候挺着脖子优雅站立,我也勉强算是优雅的吧?(默默捂脸)

3、鹿的英文是deer,和dear(亲爱的)谐音,我希望自己是个充满爱的人——爱很多人,也被人爱。

有点佩服自己七拼八凑的联想能力。

在此多说一句,鹿是deer,而麋鹿是elk,或者叫PereDavid’sdeer,即“大卫神父鹿”,俗称“四不像”。

如果手中有一把苔藓,麋鹿会大口喘着气兴奋地冲上来,一心抢食的样子实在呆萌。

不少游客会手扶麋鹿的标志——一对硕大的鹿角兴奋地合影。我不太喜欢这种感觉,因为很多鹿茸都已被割掉,或等待着迟早被割掉的命运。

在漠河北极村,随处可见“最北农家乐”“最北时装店”“最北供销社”等打着“最北”旗号做生意的小店。除了去“最北邮局”买了几张价格不菲的明信片,我这些店一概没有光顾。

如果让一个小村子清清净净在那里,不受商业气息干扰,或许也挺好。

这也是为什么在满洲里时,我没有去国门景区。国门本是培养公民边界意识、爱国情怀之地,但据说那里已经被私营企业承包了,向游客收取近百元的门票。

说到满洲里,我最喜欢的竟然是套娃广场——一个以俄罗斯套娃形象为主题的游乐场。

觉得这个“三口之家”建筑很好看?其实是厕所。

虽然也是快三十的人了,看到缤纷色彩描绘的可爱形象仍不由自主high起来。

喜欢去游乐场的原因之一,大概是因为在那里总能听到童言童语,大人孩子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乱入在一群小朋友中排队,体验或幼稚或刺激的游乐项目。

再把视线回到漠河。作为一个地理爱好者,还想澄清一个概念:从行政区划来看,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县,而中国最北端的准确说法,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好在北极村浓浓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一片大大的森林公园,中国最北端的领水在那儿安静流淌。

不同字体的“北”字,大概是从不同人留下的墨宝中摘取,在森林公园中随处可见,这个创意不错。

那天的阳光很热情,但向日葵有些衰败,不过笑容常在就好。

赞赏

长按







































鐧界櫕椋?鍖婚櫌
鐧界櫆椋庢不鐤楀摢瀹舵渶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zx/5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