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511大火40周年祭
兴安禳禳根水泱泱青葱花季淬火成钢根河镇年“5.11”特大火灾纪实(40周年祭)
——《“冷极”的不冻河畔》节选
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呼伦贝尔,是最美的森林和草原。
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腹地,北纬50度左右,是中国最高纬度地区之一。属于寒温带湿润性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春季干燥风大,夏季短促清凉,秋季霜早骤冷,冬季漫长雪寒,结冻期天以上,遍布永冻层。冬季温度最低-40度至-50度,昼夜温差20度,被誉为中国的“冷极”。贯穿东北至西南的大兴安岭全长约公里,宽约公里,平均海拔米,森林覆盖率为75%,是天然的绿色宝库和屏障。森林植被多样,主要有白桦、落叶松、樟子松、红松、杨树、柳树等等;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巨大,地下有铅锌银金等矿藏。
根河(蒙语:葛根高勒,意为清澈透明的河),发源于岭上海拔米的伊吉奇山,河长千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自东北至西南流经根河镇、拉不达林镇、巴尔虎草原,汇入额尔古纳河,流入黑龙江,最后流归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大兴安岭北部山区河流众多河谷开阔,近百条河流纵横交错。
根河行政建制最早在年,归属于额尔古纳(蒙语:呈递、奉献)左翼旗公署管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由四面八方前来开发建设(北方汉人居多),年又分出额尔古纳左、右两旗,根河是左旗政府所在地。加上当地的蒙、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少数民族,迅速扩大为城镇,形成了多种民俗风格的森林文化。尤其是别具民族特色的鄂温克民族乡,将山里的游牧猎民迁至山下的固定居所,“鄂温克萨满舞”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大力传承保护。
50年代初,为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根河镇设立森工企业根河林业局,主要采伐大兴安岭落叶松等优质原木运到祖国各地。如铁路枕木、电杆、桥梁、东风汽车的大箱板、北京天安门栋梁柱等都来自兴安落叶松,这使林区人引以为豪。建设者们由于贡献大名声响豪爽大方,被称为“林大头”。森林大面积开采进行40多年以后,资源的枯竭引起人们警醒,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转型发展,进行绿色养殖,实行天然林养护措施,及时遏止了森林动脉出血,让绿色宝藏重获生机,但根河的经济实力较前有所下降。
小曼记忆中的根河小城是沿着根河主干流,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根河母亲河环抱着这座小城,河宽流急,阻断南北,还有几处为“不冻河”段,在寒冬之际河水不冻结,反倒热气腾腾,场面尤为壮观。东北方是两公里半,五公里。东南是馒头山,正南是山丘丛林,西南是好里堡镇。正西是岗楼山,五峰山。往西北是三车间、朝查林场、鄂温克民族乡,正北方有绵延的山脉。所以根河镇是西北靠山,东南环水,山水相依,环境具佳。
林区在开春后的4、5月份开河,风力强劲,阳光强烈,气候干燥,极易发生森林火灾。各单位和学校经常走上街头宣传,路旁的栅栏、各单位院墙、大街小巷都贴满了防火标语,人们若听到大喇叭里警报长鸣是绝不能点火做饭的,林区孩子从小就知道防火期不能玩火。
但遗憾的是,事情总有例外。
住在根河的50、60后及父辈会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年5月11日,星期三,农历丁巳蛇年三月二十三日。
那一天,晴空万里,是五月难得的好天气,早晨出门如夏日,和暖无风。小曼和几个小姐妹相约好了下午去南河套采花。小曼、小娟、小木、小芝、小晶,她们都住在一个家属院,又同读一所学校一个年级。小姐妹们结伴背着书包出了大院,沿着林海路向南走到大路中心的十字路口,笔直宽阔的中央大街就在脚下贯通东西。东边是林业局机关和所属单位及居民区等。北边的林海路两旁单位集中,有银行、学校、林业局油库及大片住宅。最重要的生产单位都在这里:有贮木厂,木材加工厂,机械修理厂。东北方的森工路有林业局森铁处,运输木材的小火车站,电业局机关、发电厂及住宅区。
她们沿着中央街一路向西,大街两旁大都是商店,街道有五十多米宽,而且是新铺的柏油路,大街的两旁都晒着粮米加工厂职工铺好的一长溜玉米粒,这“金黄的缎带”一直铺到“根阳桥”边。
根阳桥下由南向北流淌的是根河的支流,静静的根河水分隔了桥东桥西。微风吹着,小鸟在树上歌唱,小草和树枝刚冒出绿芽,中央街两边单位更加集中,有人民银行、粮食局、五金、百货;林业招待所、邮电局、法院,托儿所、印刷厂、根河一小、二轻局等等,后面都是住宅区。桥东中央街南面的林海路、兴安路、金河路两旁就是居民街(大概有30趟房),是根河最大的居民区。里面还有糕点厂,酱菜厂、公社大队等几个单位。那时都是平房,只有百货、五金、粮食局、林业局的门脸是女儿墙,显得很有气势,高大美观。桥西就是旗委及政府的各个单位,西北面是铁路的机关学校,火车站等。小曼她们几个小姑娘说说笑笑,轻盈欢快地走走跳跳,上学路上又遇到了小琴、小敏、小芳等好几个同学,她们一起采撷路旁、河边的“达达香”、“毛毛狗”,嗅着那一簇簇粉紫色的小花,鲜花映衬着小姑娘们的笑脸是那么纯真美丽。柳树上的“毛毛狗”微微颤动,早晨的阳光慈爱的轻抚着这群无忧无虑的少女,也羡慕着这美好的青春年华。
过桥西米南拐是幸福路,这就到了学校—根河一中,她们读初中三年级。那时上午上文化课,下午各班组织学工学农学医的小组活动。小曼是班里的文艺委员,老师通知她上完中间操去办公室一趟,小曼和好朋友小华、小琴、雪梅去老师办公室取回电影票,小曼拿着全班的电影票回到教室,通知全班同学下午2点到校集合,统一排队去看3点的包场电影《董存瑞》,引起班级一阵欢呼。
中午放学时天空湛蓝,刮起了3、4级很热的风,大街上一阵阵掀起尘土。小曼走在回家路上就听有人喊:居民街着火啦!居民街着火啦!消防车都去啦!小曼急忙赶回家,看到妈妈已经下班,忙碌着正在做饭(蒸发糕),就赶紧大声告诉妈妈居民街着火了。妈妈说:防火期谁这么不注意?快点吃饭,那边还住着几个老同志,我得去看看。妈妈匆匆吃了几口玉米面和白面两掺的甜发糕,喝了碗菠菜汤,就急急忙忙拿着一把铁锹赶出门去。昨天刚从山上打防火道回来的爸爸,吃完饭忙着洗衣服;两个妹妹在听收音机。小曼想到有好多同学家都住在居民街,就赶紧吃饭收拾完碗筷,背着书包跑出去。这时风很大,闻到了一股草木灰味,走小巷钻胡同很快到苗苗家,看到锁着门。转身又赶到小欢、小香家,见到她们两家人都在忙着从家里往外搬东西。同学的妈妈看到她,说我家人都在,你快回家看看吧!小曼边往回走边想:是得先回家看看,可是下午还得看电影呢,到学校还来得及吗?
小曼来到大街上,大风刮起来了!印刷厂飘出的纸片满天飞舞,眼睛都被风沙迷住了,头上脸上都是土,又干又热,几米外都看不见人,人们嚷嚷着:火势挡不住了,这么大的风得烧过中央大街去!
她回家时看到家属大院里的人们已乱成一团,家家都在收拾东西。可是自己家里只有两个妹妹,父母没在,怎么办?又赶紧到妈妈单位找她,妈已从居民街回来,正忙着在单位收拾帐本装麻袋,小曼问家里怎么办?单位里有人嚷嚷:都扔到地窖里埋起来!妈赶紧跑回家,拿出一个兜子挂在10岁的小女儿脖子上,13岁的二女儿紧紧抱着她最喜欢的收音机,她俩都背着书包,妈妈嘱咐她们快去五公里亲戚家。这时爸爸回来了,妈妈交代一番又回单位。小曼和爸爸就把屋子里所有的行李和柜子、箱子里的布匹、棉花、棉衣裤等都扔到地窖里,盖上毡子,又从水井轧出两桶水浇上,这时小曼忽然想起4岁的弟弟还在托儿所呢,就着急的向爸爸大喊:我弟弟怎么办?!爸爸也猛然想起来,让她马上去接,她背起书包一阵风似的跑出去。
跑到法院拐弯处已经有警察戒严,不让过去,小曼哭着喊:我弟弟在托儿所,快让我过去接他!一阵阵浓烟扑过来,呛得直咳嗽,烟雾中听见有人喊:小孩都转移了!她问转到哪里,那人喊:都送到“二幼”了!小曼扭头就往桥西跑。
中央大街这时已乱作一团,百货、五金、粮食局门前都布满了警察,职工抢救货物的、看热闹的、浑水摸鱼的挤着很多人。她十几分钟就跑到“二幼”,进门就喊:有人吗?!有个阿姨出来带她到一个大屋子,里面只有3个小孩,弟弟蹲在墙角。见她喊了声:大姐!就咧嘴哭开了。小曼抱着他也流泪,看到可怜的孩子只穿一只鞋,另一只光着脚,身上只穿着背心和线裤,他说正睡觉时被阿姨拎起来扔到大汽车上就拉这来了。她赶紧脱下外衣给弟弟披上,背起弟弟往家赶,走到大桥上看到桥东的路南已是火焰熊熊,浓烟滚滚。路北是吵吵嚷嚷,推推搡搡。桥上看热闹的人很多,说银行那边已戒严过不去了,人已经跑光了。小曼急得直跳脚:带着弟弟不能回家怎么办?爸妈和妹妹又在哪里?她又慌又怕,脑筋飞转,一劲地擦眼泪,把那流着汗满是尘土的脸,抹的像小鬼一样。忽然她想到桥西有爸妈的老同志好朋友,就赶快背着弟弟去那里。伯伯、阿姨去上班了没在家,只有奶奶看护着最小的孙子。奶奶找来衣服给弟弟穿上,安慰着小曼。而小曼的心被几处撕扯着坐立不安,她请奶奶看着弟弟,自己又跑回大桥要往河东去。可是到百货就不让过了,看见好几个同学在大班长带领下帮公家抢救货物,他们喊她过去,小曼想反正也回不去家了,就加入抢救物资的行列。一盒盒一箱箱从百货店里搬到外面的大卡车上,周围有警察把守着。
一会儿货车装满就开走了,大家也马上疏散开,小曼又赶紧跑回大桥上(镇里最高处),回头看着大火随着风势跳跃到处肆虐,烧的劈啪作响,那么宽的中央街,大火借着强劲的西南风向北、向东,跳了几跳就飞过去了!粮食局、银行院、林业局和林业居民区那片一下子就烧起来!这时也就是14点多,天空瓦蓝瓦蓝的,天上几朵白云下矗立起比大树还粗的八、九根快速旋转着的、移动着的巨大风柱,那些顶天立地的龙卷风,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非常奇异,闪着黄色的光芒,恍如另一个世界,小曼望着这从未见过的奇景,惊呆了!那天大火也奇怪,50多米宽的大街从南到北怎么就一下子跳过去了?
家肯定被烧了,家人什么样也不知道,这对一个16岁的孩子太突然,心理如何承受?中午仅那么一小会儿就发生了大灾难!中断了一切事情!她就这么呆呆地望着,听着镇中心北面传来的阵阵爆炸声,那是粮食局的油桶爆炸,那是林业局的油库爆炸,一团团火球飞上天空,飞舞升腾着,接连不断......,以前在电影上才能看到的画面变成了现实。到傍晚才想起弟弟,赶紧跑回伯伯家。家里是一屋子人,都是因着火跑来的亲属,大家互相安慰着,气氛沉重。小曼勉强吃点饭,伯伯家的丽妹陪她又赶回大桥上。这时风小了,看到东北方的天空烧红了一片,在夜色中格外耀眼,河东还是戒严不让过去。就这样一直呆望着,心中一片空白,没了主张没了方向,直到半夜她俩才回去。伯伯家当晚有七、八个受灾的亲属住在那里,孩子们打地铺睡。小曼睡不着,想了许多,假设了许多,好像也明白了许多,但明天到底怎样,还是不得而知。
大火扑灭后权威部门调查统计公布,年5月11日11时30分,根河镇居民街17趟房(在金河路)的两名六、七岁男孩儿(家住得耳布尔镇),在祖辈家仓房里偷着抽烟时起火,孩子害怕关上门跑了,未报火警,导致大火蔓延,整个镇子陷入一场噩梦。当时气温高达29摄氏度,风速达7级以上,春季气候反复无常,特别是那一天,燥热风大,沙土漫天。加之很多居民住房都是木刻楞、板加泥结构,导致火势迅速蔓延,越烧越旺,周围的几间民房相继起火,两辆消防车因胡同狭窄还不能靠近,大河因干旱溪流细浅,取水困难,导使现场火势失去控制,很快殃及周围的几十间民房,马上变成一片火海。当时正刮着强劲的西南风,火借风力越烧越旺,飞过纵横交错的多条马路直奔东北方,横扫镇中心!到15点,仅3个多小时大火就已经烧毁了镇中心的银行、粮食分局、百货公司、五金公司,林业局油库等等。
小镇东北部被燃烧的大火覆盖,经过数万名群众及官兵的奋力扑救,31个小时才把大火全部扑灭。官兵、职工群众拼出全力奋战,绝不退缩勇往直前,有多少人在大火面前显出了英雄本色!终于保住了贮木场、林业小火车站,发电厂,极大减少了国家损失。大火烧毁的机关、企事业单位61家,受灾居民户人,其中烧死6人,烧伤10人,共烧毁房屋面积平方米,经济损失万元。烧毁了镇里桥东三分之二的房屋,两万三千多人无家可归。那天晚上,小曼看到桥东烧红的一片天,在伯伯家一夜未眠,心始终悬着,千头万绪,终于想明白了世界不总是美好,生活不总是无忧,在16岁的花季,大火冲撞了青春的腰,灾难突然降临,无论怎样都得接受,因此,快乐的少年时光就这样突然地匆匆结束了。
第二天刚蒙蒙亮,她就往家里跑,空气里弥漫着浓重呛人的焦糊味,这时凌晨3点多。她几乎找不到家了:银行大院烧得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只有那一片烧得白白的砖墙和砖地。长大后小曼读《红楼梦》时,看到“飞鸟各投林”中那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石激起千层浪,想起当年的大火灾,那种怨恨、绝望的感觉一下子又涌上心头,久久不能平静。院里房子烧得只剩砖架子,窗玻璃融化了,像冰溜子一样一排排滴垂在砖墙上,玻璃的瓶瓶罐罐儿变成了一个个扭曲的玻璃球。铸铁的压水井,铁管烧弯了腰,黑乎乎的井头趴在地上,煤堆还有点点炭火,地窖变成冒烟的大坑,鸡鸭鹅狗猪变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焦糊碳,银行马棚里十几匹高头大马烧焦后像狗那么大(过去只有马车)。小曼经大人指点才辨认出自己家,那地窖是个黑黑的深坑,家里东西都埋在那里,看着这些她呆若木鸡,欲哭无泪。渐渐人多起来,见此惨状哭嚎声一片。爸妈也来了,灾后重逢在昨日的家里,一切都变了模样,真如做梦一样。大家努力挖出地窖的东西,没烧净的全糊了,无完整的一件,烟味刺鼻。妈妈去挖埋在林业局大院西边杖子旁地沟里的两麻袋账本,完好无损。
原来爸妈随着单位跑到林业一中南面的河套,妈妈在单位把装账本的麻袋埋在林业局大院杖子旁的地沟里才回家,各处东西安置好后,他俩推着小车装着两个空箱子,一个小黑猪崽跑出来,也装上了车。他们在河边一夜未睡,那年爸妈40出头,一夜间头发就白了很多。
灾难来了,烧得全家分离:小曼带弟弟去外地姨家住一个月,爸妈在帐篷里住宿办公,两个妹妹转移到没着火的叔叔家。不久父母找好住处,是桥西一个单位的办公室,那时没有电话,消息不通,每天的牵挂,对亲人的思念,真是百爪挠心,得知这消息后,小曼才带着弟弟回来,全家终得以团聚。
一场灾难,就那么不经意的降临人间,却成为人类不能承受之重,无一点征兆。人们手足无措,突然变得一无所有,看着火后异常干净的大地,人们顿失平衡,人心惶惶绝望之极。街上的大广播喇叭响了:“人们不要惊慌,各单位马上统计受灾人员,发放救灾物资,相信党和政府,一定把人民群众安置好”。然后疏散群众可去外地投亲靠友,并承诺冬寒前一定让人们搬进新家。距秋寒只有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能一下子办到吗?这是人人心中的疑问。
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河小镇重建家园,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粉碎“四人帮”后,77年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提出邓小平理论,发出了改革开放的信号,全国政治经济形势总体向好。根河火灾后20多天内直升飞机空投物资不断,都是食物及全国各地捐献的衣物行李和生活用品。到5月末,东三省的很多个林业局,都自带锅碗瓢盆、各种建材、包工包料前来援建,各地的建筑施工队伍浩浩荡荡乘着火车来到林区,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大搞基本建设的热潮,各地按计划分包几栋住宅,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但心愿只有一个:让无家可归的人们尽早住进新房。打出的横幅标语是:“大干天,能把新房搬”!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建设者们不分昼夜两班倒拼命苦干,夜晚的工地灯火通明。
本地各单位也尽快建立秩序配合援建。火灾后的孩子们也变得懂事了,大人每天都紧张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到那个简陋的家,孩子们能体谅心疼父母,默默承担起了家务。短短半个多月,根河小镇一切恢复正常,中小学生复课了,没有教室就在空地上搭起帐篷,在叮叮当当的建设中时而传来琅琅读书声。到秋天(9月)被大火吞噬的桥东大片地区,出现了一排排崭新整齐的红砖房(所有住宅都是一个图纸),老百姓们陆陆续续从老家回到林区,老人们看见新房子流下喜泪,从心底由衷地赞叹:社会主义就是好!然而学校开课后就不如从前正规了,有一半同学和几个老师都回了老家,所有课外活动小组都停了,功课不多,下午基本不上课,小曼每天的任务是早晚按时到“二幼”送接弟弟,因此初三下学期的学业基本就荒废了。
桥东建设是轰轰烈烈,晚上中心广场还总放电影,所以孩子们总爱往河东跑,小曼每次到妈妈工作的帐篷去,那里都是挤满了人,所有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在那里开户结算,有好几百家。而只有几个财务人员,忙得马不停蹄,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特别辛苦。但大家为建设者服务任劳任怨,会计账务管理清楚有序,毫无差错。到年末时妈妈被评为劳动模范,受到旗政府和上级单位的表彰,这让小曼感到自豪并引以为荣,因为自己有一个特别能干的、了不起的妈妈。那年夏天不仅大兴土木,群众文化生活也搞得丰富多彩,星光灿烂的夏夜,孩子们在广场上遥望远处建筑工地的灯火,在拥挤的人群中使劲地伸长脖子才能看到银幕,放映结束后小伙伴儿们照着手电筒又结伴儿回家(同学家大多受灾)。
第二天又聚在一起热烈讨论,发表观后感,大家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这大概就是校内停课校外补,“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却又给你开了一扇窗”。
经过四个月祖国八方兄弟(小兴安岭各林业局的建筑队最多)的援建,受灾的人们在77年国庆节前准时搬进了新房子,人们的感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马上又到了中秋节,家家都以自己的方式,祝福新生活。小曼家杀了那头带出来的黑猪(一百多斤),给左右邻居每家都送了一份,互道节日问候,同喜同乐,平安团圆。
从77年秋天起,根河镇就搬走了好些人家,小曼有几个小伙伴也都随父母工作调转搬家走了,春天疏散回老家的人有一部分再没回来。人们的工作学习又一切如常,但从那时起好些人就有了活思想:林区极寒冰冻、大水、大火不可预知,因偏远相对落后,而且不适宜养老。
几年后,通过高考,姊妹兄弟陆续走出林区,到外地学习工作生活,爸妈也退休后随迁。小曼的好多同学也真的翱翔在外面世界的天空展翅高飞。那句林区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口号是:我为林业献青春,献了青春献子孙。但林区第三代到外地发展的最多,虽然人在他乡,而铭刻在林区人身上的烙印永不磨灭,那就是:有大山般坚强的臂膀,有大河般宽广的胸膛,有大树般笔直的脊梁。
离开故乡的人,森林草原情结永远深厚,永生难忘。林区人忘不了这个留下许多回忆的森林小城,就是到了耄耋之年的父辈(林区第一代),讲起当年“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干劲仍激动不已。今天发表这篇在外地写的纪实回忆录,重温那少年时代的故事,揭开留存心底40年的伤疤,大火撞击的青春固然让人惋惜,但淬火成钢,更让人坚韧顽强,从容面对突变的人生。
此事件警示后人: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四十年后根河的“5.11”那天是什么样呢?春雨菲菲?大风呼号?今年刚到五月,大兴安岭林区北部中俄边境就发生了森林大火。相继大兴安岭东南部的毕拉河林业局也发生了森林火灾。再有,“”汶川大地震距今也已经九周年了,真是巧合的灾难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兴安禳禳,根水泱泱,祭奠根河特大火灾40周年,绝不能让悲剧重演,一定要爱护森林,保护地球,因为这个星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作者:苑鸣年5月10日
?掌根公益
公益课堂项目启动,惠及根河上百名贫困、留守儿童
?极寒之地,神奇的不冻河美呆了我的大根河
?掌上根河公益的和你在一起
?根河第一家公益协会诞生掌上根河公益协会正式成立
?带你去看根河之夜?掌根公益关爱留守儿童,七彩周末行动
?孩子们写的作文去敖鲁古雅
?掌上根河公益福利院清理积雪
?中国根河国际冷极冰雪马拉松激情开跑,欢迎围观
?根河地区水电暖全面开启网上缴费时代(附图文教程)?根河人自己的智能私人小秘书??掌根公益协会logo确定,爱心超市第26周
?这些都不知道,我可能是假的根河人?厉害了,我的大根河,刚上完《焦点访谈》,又上了《新闻联播》……?带你去看内蒙古旅游发展大会上的根河敖鲁古雅?根河的孩子欢乐多小小冰壶,大大乐趣~
?掌根公益助力宣传生态文明
?掌根公益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们在行动
?在根河,不需要你有多好的相机,手机都能拍出大片的感觉?美呆了!航拍根河?掌根公益看望孤老
?我家的年夜饭(网友晒图一)?原创记录根河最美的色彩
?森林之城~魅力根河小飞机体验?通知掌上根河电话查询方式变更
?光和影的神奇造化大美根河
?驾驶员注意拉布达林到根河段不系安全带被抓拍
?中国最冷小城,-58度不结冰?掌根公益“情暖夕阳,关爱老人”走进根河敬老院
?内蒙古?根河秋之色彩
赞赏
长按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鐢ㄥ灏戦挶涓鐧界櫆椋庡井淇¤处鍙?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zx/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