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届自治区党委第八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

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年9月6日至11月30日,自治区党委第三巡视组对呼伦贝尔市开展了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年1月8日,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向呼伦贝尔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一、思想认识及工作研究情况(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自治区党委第三巡视组反馈专项巡视意见后,我市深刻把握巡视整改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巡视整改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从政治上领会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对党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的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整改落实的协调联络、督促检查、日常运转等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政务环境组、法治环境组、人才环境组、非公经济组、监督执纪组6个专项工作组专门负责整改落实具体工作。全市各旗市区和有关部门均成立了巡视整改组织领导机构,精心谋划部署,全面抓好整改落实,真正形成上下一体、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整改工作格局。(二)坚持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整改。根据自治区党委第三巡视组反馈意见和各类问题清单,按照“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关于自治区党委第三巡视组对呼伦贝尔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每项整改任务都落实了责任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地区,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市委书记严格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对完成有困难的整改任务,组建专班及时赴自治区进行专题对接,积极争取自治区的支持帮助,确保形成任务闭环,早日对账销号。市委有关常委、市政府有关副市长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带头落实整改工作;各专项工作组制定了更加细致、具体的整改措施,推动整改任务清单化、具体化、项目化,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三)从严落实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坚持上下联动,抓严、抓实、抓细巡视整改工作。我市累计召开7次市委常委会会议、4次领导小组会议、1次书记专题调度会议、1次整改办调度会议,对巡视整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2月8日,市委常委会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将优化营商环境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列入检视剖析重点内容,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主动认领责任,明确责任和时限,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细落实,取得实效。全市14个旗市区也相继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有效推动了巡视整改向基层延伸,全市上下形成了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真负责的强烈共识。(四)坚持严督实导,推动任务落实。坚持把严督实导贯穿始终,严格采取“三台账两清单一报告”管理模式,认真“建账”“管账”,定时“查账”“交账”,抓好落实,半月一调度、一汇总、一上报,动态掌握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整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整改隐患及时消除。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及时组织“回头看”,对持续整改的任务,加强跟踪督促,全面做好责任分解,切实形成了工作闭环。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的通知》,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行动。3月10日起,市委、市政府联合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旗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窗口单位及主管单位开展了实地督查,开具了《问题清单》《典型经验做法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形成了11期决策督查报告。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市政府逐项研究推动解决,并下发通知,要求各旗市区针对发现问题普遍开展自查,举一反三,推进整改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同时,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立足职责,主动监督,靠前监督,持续跟踪督办问责问效。(五)突出成果导向,注重建章立制。充分认识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意义,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举一反三,追根溯源,标本兼治,坚持把巡视整改成果运用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融入到深化改革中,不断巩固和放大整改成果,坚持把立行立改和建章立制相结合,悉心梳理整改过程中发现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靶向治疗、建章立制,切实发挥制度的指导、规范和激励约束作用,先后制定出台了11项制度性文件,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把问题整改的过程变成了转变作风、担当落实的过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呼伦贝尔书写“十四五”开局起步新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整改落实情况(一)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融会贯通不够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到位。(1)关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和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综合施策’的讲话精神学习领悟不深入、贯通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整改进展:一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等形式,认认真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内容。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分别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深刻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所在,进一步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为做好营商环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切实加大优化营商环境的督查工作力度。年2月7日制定了《呼伦贝尔市年督查检查考核年度计划》,将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情况和自治区党委第三巡视组关于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情况列为年督查检查考核项,现已获得自治区批复并印发至全市执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呼伦贝尔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的通知》,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行动。3月10日起,市委、市政府联合督查组实地走访了各旗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窗口单位及主管单位,通过明察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实地督查,同时,组织督查组对本次专项巡视整改推进缓慢的地区单位进行了点对点实地督查。截至6月初,共形成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决策督查报告》11期,针对报告中提出的问题,经市委书记批示后,印发至各旗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整改,进一步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有效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三是进一步加强统筹调度。先后召开2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年2月25日,呼伦贝尔市四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目前正在组织全市编制能耗“双控”年度预算计划和“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中的重要性,发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方面的战略导向作用。牙克石喜桂图小镇加快建设;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稳定运营;中国商飞C大型客机高寒专项试验试飞成功;与中航通飞达成战略合作,国航公司飞行培训专属基地落户扎兰屯市;大数据中心先期工程建成运行;齐鲁生物制药一期竣工投产;不断强化教育引领。将“统筹抓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纳入领导干部研讨学习计划,举办全市“统筹抓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能耗“双控”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统筹抓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专题宣讲,依托学习讲堂等多种载体,重点开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宣讲。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宣讲余场,受众余人。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印发《呼伦贝尔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呼伦贝尔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0个专项小组,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组织人员赴北京市西城区、石景山区和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学习考察,邀请北京市、宁波市等地专家学者赴我市讲学并现场指导,在服务理念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机制完善、政策和典型宣传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发挥考核激励作用。制定印发《呼伦贝尔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建立了营商环境考评常态化机制,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考核提供了制度保障。完成了对14个旗市区年度优化营商环境集中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旗市区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中的营商便利度赋分依据,年我市营商环境在自治区排名上升至第八位,我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争取进入自治区前列。(2)关于“统筹优化营商环境和‘六稳’‘六保’任务不到位”的问题。整改进展:一是将优化营商环境、“六稳”“六保”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先后召开2次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截至目前,市委主要领导开展有关营商环境调研3次,市政府主要领导开展调研2次、督导1次,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切实加大落实“六稳”“六保”督查工作力度。我市已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情况和重大项目督查列入呼伦贝尔市年督查检查考核计划。3月19日,市委督查室组成督查组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对市委主要领导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xw/127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