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刘永刚的线相生肖

艺术家简介

刘永刚著名油画家、雕塑家。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年出生于内蒙古根河市,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年毕业于德国纽伦堡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在北京、惠州、杭州、柏林。从年开始,运用甲骨文、八思巴文、金文等多种文字的造型,创作组雕《站立的文字》,历经10年的时间至年将这组共件雕塑制作完成。

刘永刚又以“线相”这一概念取代了来自西方的“抽象”概念。这一概念首先应该视为刘永刚的理论贡献,然后他又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他的“线相生肖”作品核心价值仍在“线相”而不在“生肖”。就艺术而言,生肖是解读“线相”的入口,而“线相”又是借助生肖的不同形象而生成。

在短短几年中,刘永刚经历了媒介材质和表现手段的多次转换,从石雕到油彩,又从油彩到水墨。但他在多个领域的尝试最终都连接着传统文脉的精髓——线相,而“线相生肖”正是刘永刚在“线相”这一学术航道上不懈努力的成果。

《线相十二生肖》

刘永刚的线相生肖绘画正是运用十二地支的文字造型与动物形象的巧妙结合创作而成,表达富有新意,更是当代新水墨艺术的精彩呈现。

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教授与著名收藏家吕忠丽女士

展示线相艺术衍生品丝巾

趣赏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古人依据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特点来安排的,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

夜深人静时是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当繁星满天的时候,那就是子夜时分(23点至1点)。古人(天文学家或者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地久,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1点到3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3点至5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5点至7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7点至9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架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9点至11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无论有毒还是没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11点至13点,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13点至15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干,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15点至17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17点至19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19点至21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21点与23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的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所以,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组合。

永恒的记忆

与著名收藏家吕忠丽董事长、刘永刚教授在一起

人文艺术汇

雪晴,本名董雪,英文名Jessica

山东潍坊人,定居北京

英语文学学士,文化产业管理硕士进修

职业:艺术家经纪,机场旅游媒体运营

投稿:

qq.







































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湴鍧
鍖椾含鍝釜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鏈夋晥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mj/4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