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内蒙古鄂温克珍稀鸟类齐聚

01:57央广网呼伦贝尔5月22日消息(记者田凤元见习记者李春雪)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位于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行政区域内的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饲养员徐沃德乐胡正在给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内的丹顶鹤喂食。近年来,保护区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种类繁多的珍稀鸟类,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多,鸟类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丹顶鹤、蓑羽鹤、灰鹤、大鸨和大天鹅在此栖息繁衍。饲养员徐沃德乐胡在清扫鸟舍(央广网发满都胡摄)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文胜介绍,保护区现已记录的鸟类有56科种,其中丹顶鹤、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2种,大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6种,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约为余种。监测站的丹顶鹤正在进食(央广网发满都胡摄)“经过十余年的保护,保护区内生态良好、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多,鸟类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为例。年丹顶鹤数量从最低谷的不到20只增长到只,占我国越冬丹顶鹤数量的37%。”文胜说。小天鹅起飞(央广网发韩哲摄)鸿雁在休息(央广网发韩哲摄)据了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前身为年成立的保护区鸟类救护繁育中心,目前是呼伦贝尔市西部唯一一家鸟类救护专业机构,成立至今接收鄂温克旗各地、海拉尔区,甚至远至根河市移送来的伤病鸟类数百只,狍、狼等野生动物十余只。救护的鸟类除满足野外生存条件进行放飞外,还与科研院校所合作进行环志、卫星跟踪等科研用途,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了力量。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zx/164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