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上的看树人

北京中科曝光 http://www.xxzywj.com/

  2月23日,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公司乌龙岱林场工队的职工上山作业。   

早春二月,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公司乌龙岱林场依旧大雪封山,一片林海雪原,最低气温在零下30℃以下。2月中旬,经过机械车辆铲雪清理山路,乌龙岱林场职工温树昌和工友们乘车来到了他们综合抚育作业的驻点——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满归镇的乌龙岱林场工队点,他们要在这里住一个多月才下山。   

“以前的冬季是砍树,现在的冬季是看护树。”乌龙岱林场职工温树昌说。自大兴安岭全面停伐之后,内蒙古森工集团各林场职工冬季有了新工作:在开春雪化之前,对树木进行综合抚育,清理树木周边的倒木杂枝,让树木有更好的生长空间。   

住板房,喝泉水,温树昌说:“这不算什么,最难受的是林子里雪深,干一会儿裤子就湿了,然后又结冰。”这几天林子里的雪齐膝深,他们早上扛着二三十斤的设备蹚雪上山,一般下午四五点才回到驻点,中午就在山上吃上一口冻得硬邦邦的干粮。时间长了,温树昌和工友们大部分都有一些腿疼胃疼的职业病。   

虽然工作艰辛,温树昌和工友们都乐意干下去。现在工人们在冬春季节进行综合抚育,夏秋季节补植、防火,一年四季有活儿干,收入比以前稳定。   

让温树昌更高兴的是停伐之后林场的生态变化:“现在林子长得更密,野生动物在山上时常能碰上,林区旅游发展不就是得靠这绿水青山吗!”近几年他们林场附近已经建设了好几个旅游点,来这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家人亲属通过民宿、林下经济也能挣上一份钱。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3日,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石祥龙在林区作业。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3日,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石祥龙在山中蹚雪前行。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3日,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温树昌在林区作业。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3日,乌龙岱林场工队的职工给油锯加油准备作业。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3日,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温树昌在林区作业。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3日,乌龙岱林场职工在山林中趁作业间隙简单吃点小食当午餐。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2日,乌龙岱林场职工在林区进行综合抚育工作(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3日,乌龙岱林场职工在林区进行综合抚育工作(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这是2月23日拍摄的乌龙岱林场工队驻点(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这是2月22日晚拍摄的乌龙岱林场工队驻点。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2日,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温树昌(左)和工友何建山在驻点的移动板房内整理药品。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2日,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在驻点的移动板房内烘烤衣物。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3日早晨,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在驻点的移动板房内穿上衣物准备上山作业。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2日,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吉桂艳在驻点附近一处山泉取水。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2月22日,乌龙岱林场工队职工在驻点的帐篷内吃晚饭。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xw/166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