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了养不起禁野令下贵州贫困地区养
“禁野令”出炉,让上千万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户面临突如其来的“生死考验”。近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布,大多数在养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未被列入。产业“亮红灯”但相关配套政策尚未落实。一些贫困地区的养殖户面临转产退出难题,急切期盼有关部门细化转产方案、出台赔偿标准,将养殖户损失降至最低,防止出现新的返贫致贫。转产退出迫在眉睫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决定,要求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按照该决定,凡是未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陆生野生动物,一律禁止食用。“禁野令”给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业亮了“红灯”。近日,养殖户焦急等待的目录征求意见稿公布,31种畜禽被列入其中,这意味着目录之外的野生动物或被禁养。在目录中,除了猪、普通牛、鸡等18种传统畜禽外,还有13种特种畜禽,比如养殖历史悠久、已形成完善产业体系的梅花鹿;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有传统饲养习惯的马鹿;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根河市及周边地区,是鄂温克族重要生产生活原料的驯鹿;引进、驯养历史悠久,用途多样的羊驼;多为外国引进,养殖技术成熟的珍珠鸡、雉鸡、鹧鸪、绿头鸭、鸵鸟等;主要用于毛皮加工和产品出口、非食用的水貂、银狐、蓝狐、貉等。但是多种目前广泛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未进入目录。以贵州为例,该省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种类主要是竹鼠、豪猪、果子狸、蓝孔雀、眼镜蛇等。近年来,多地将野生动物养殖作为特色产业,带动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数据显示,年,贵州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业直接收益达4亿元。竹鼠养殖户宋美,常年在广东打工,去年3月回到家乡贵州省息烽县小寨坝镇创业,养殖了多只竹鼠。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让她认准了养殖竹鼠是个好项目。息烽县小寨坝镇特种养殖户展示养殖的竹鼠。本文图片
上一篇文章: 呼伦贝尔出现零下436摄氏度极寒天气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tc/1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