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红利普惠共享信息高速通向林海牧区

茫茫林海,广袤草原,一座座基站架起的“信息高速路”把千里兴安、边远牧区和大千世界紧密连接起来。近日,记者在采访调研时了解到,随着国家电信普遍服务的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场、防火瞭望塔、重要道路等重点区域的公共网络覆盖率从不足10%提升至50%左右,边远地区的信息“天路”进一步畅通。从全国范围看,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不断完善,先后支持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以及7万个4G和5G基站建设,解决和改善了包括“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内的农村网络覆盖问题。面向兴边富民,工信部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升完善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加快“数字红利”普惠共享。02:40从森林防火到智慧林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显成效一场秋雨后,沿着大兴安岭主脉东南坡而上,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再徒步20多分钟,终于到达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瞭望塔。在地处偏远、道路难行的大兴安岭森林深处,硬是架起一条“信息高速路”——今年9月4日,瞭望塔正式通了4G信号。大兴安岭深山通了4G网络。资料照片在园区工作了20多年的管护员李国,经历过交换机、微波站、对讲机等不同通信方式。如今,4G网络改变了一线防火驻防靠电台联络的局面。“过去没有基站,手机没信号,遇到突发事件只能通过固定电台联系或到公路上搜寻通信讯号,非常不便。”李国说,如今在森林防护中遇到火警险情,随身携带的手机第一时间就能把信息传出去。每年从初春到冬季,大兴安岭时刻面临重要的防火任务,稍有不慎,一个火点便可能殃及大片树木。而在通网之前,林区防火就是护林员用双脚与火情“抢时间”。在阿尔山森工公司苏河林场工作近40年的护林员赵国东依然记得,年的一个雨天,发现“雷击火”的他1个多小时跑了10多公里,才将火情消息传递出去。“现在基站建成了,不仅对防火管护有帮助,林区气候监测、水文监测等数据传输也从过去的两三天人工采集变成数据实时更新传输。”他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个盟市、9个旗县,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受位置偏远、地广人稀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林区公网覆盖率仅为总面积的10%左右,大部分管护站、检查站和防火瞭望塔没有信号。年,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统筹谋划,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纳入国家第七批电信普遍服务实施范畴,明确批复在当地林区建设个4G通信基站。一年来,一条条光缆铺设在高山上、丛林里,架起通往外界的“信息高速路”。如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已基本完成,过去不足10%的公网通信覆盖率提升至50%,主要工作面4G网络覆盖率达到近70%。工作人员在运输4G基站建设所需材料。资料照片信息路通了,林区工作更便利了。调查队员在密林深处开展外业调查,数据通过网络就能实时传到管护站。森林防火智慧生态云服务平台加上“天眼”摄像头,可以辨别火情、自动报警、锁定位置。“长期以来,通信落后成为制约林区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经济转型的最大因素。”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信息中心主任秦志疆说,据测算,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每年亿元,电信普遍服务项目为守护好森林这个“水库、粮库、钱库、碳库”提供了科技支撑。“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守护好这些宝贵的生态价值。”秦志疆说,林区下一步还将建设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森林旅游监控平台、智慧林业云平台等信息化项目,为实现智慧林业提供重要保障。生产生活展新颜铺就信息“致富路”“4G进深山,职工心欢颜。通讯处处有,随时报平安。”在距离内蒙古根河市80多公里的萨吉气林场,职工写的一首小诗,道出了4G网络建设给民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变。根河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5摄氏度,极端低温达零下58摄氏度,年封冻期达天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冷极”。萨吉气林场职工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如今,随着电信普遍服务工程向林区纵深推进,林区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变化。“过去职工进入山场一线工作,经常因通信不畅‘失联’,无法及时顾及家事,也常常感到孤独。”萨吉气林场副主任韩世福说,今年7月林场通了4G网络,现在职工可以随时和家人视频,下班后可以用手机看新闻、看电影,生活丰富了不少。不仅如此,网络也拓宽了百姓的“致富路”。“再过不到一个月,我家的西旗羊肉就开始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ls/16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