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看到这样的阿尔山人
呦呦鹿鸣声晗光摇树林你爱护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爱护你你珍惜大自然大自然便会回馈你零距离接触走进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鹿村昔日的林业工人放下斧头搞起了鹿产业在多头梅花鹿的呦呦鹿鸣声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饲喂梅花鹿鹿村党支部书记郑晓林忆往昔:20多年了名不见经传的鹿村发生了太多变化山川更绿,水草更多梅花鹿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曾经,放下斧头我们就会没吃没喝的彷徨荡然无存靠着一条鹿产业我们林业工人不但有活干还有钱赚游客在鹿园拍照留念立夏过后又到了梅花鹿长鹿茸的季节今年的旅游旺季即将开始这几年依靠售卖门票、售卖饲养用品鹿村28户、65人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5万元左右并带动周边村的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给“我”来个大“特写”鹿村鸟瞰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鹿村正逐步成为集特色餐饮品尝为一体的旅游特色村寨特色养殖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已现一块树皮的浴火重生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瓶胶水瞬间,几块树皮变身成为灵秀质朴的工艺品在白狼林俗树皮画室,树皮画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李艳红正在制作树皮饰品。“白狼林俗树皮画是林区特有的工艺品,以白桦树上剥落的树皮为原料通过精细的剪贴技术加工制成。”李艳红说,“它永不褪色,适合收藏。”展示树皮画作品非遗项目内容展示桦树皮文化,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根河市等地为核心的大兴安岭及周边区域。白狼林俗树皮画在阿尔山市主要分布在白狼镇林俗村及白桦林社区等,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代代相传。展示建档立卡脱贫户作品白狼林俗树皮画从较为单一的传统民族装饰画发展到了卡通画、风景画、人物画、动物画……甚至融入到了胸花、耳环、小夜灯、冰箱贴、笔记本、鞋垫等日常用品。截至目前,由当初的20多种发展到了如今的多种。随着阿尔山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白狼林俗树皮画已经成为了颇受游客欢迎的伴手礼,仅去年年销售量就达到0件左右。“这些被制成非遗艺术品的树皮,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李艳红自豪地说,“我们不是生产者,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白桦树皮均采用的是风倒木、过火木、朽木等废弃木料上剥落的树皮。我们捡拾这些树皮不仅可以避免覆盖地表草,还能减轻火灾隐患,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树皮画自制色卡民族风桦树皮手饰白狼镇党委书记祁学东说“白狼林俗树皮画工艺作为人类古老文化和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延续至今,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蔡冬梅胡日查赵弘金泉梅刚高敏娜 实习生赵可渊元)本文来源:内蒙古日报
上一篇文章: 内蒙古未来两天继续降雪降温正北方网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hj/1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