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权和他的森林之舟
年,大兴安岭人放下了斧头和锯子,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面对未来的发展,黑龙江省呼中区呼中林场转产职工曹树权毅然选择留在家乡,在大兴安岭的莽莽森林中,开启他的创业之路。
作为多年从事木材原条运输的曹树权,在工作中经常与鄂温克人接触,交谈中他发现呼中非常适宜驯鹿养殖。于是,曹树权与几名转产职工一起投资20万元在飞虎山5号线建起了驯鹿养殖基地,并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买回8头驯鹿。经过几年的繁衍,到今年已有驯鹿28头。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体长厘米-厘米,肩高厘米-厘米。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称其为“森林之舟”。加之其在童话中为圣诞老人拉雪橇的故事,而给其增添了神秘色彩。
曹树权与呼中林场合作,坚持按照保护生态和资源开发相结合、生态观光和管护区经济同发展的思路,推出了“飞虎山5号线鄂温克驯鹿风情游”旅游项目。在呼中区的大力宣传下,曹树权驯养基地的两只驯鹿“铃儿”“叮当”,参加了年央视春晚哈尔滨分会场的录制,节目录制来回12天产值5万元,纯收入3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节目的播出,每天很多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其中,央视3频道、15频道总监携作曲家孟文豪、歌手巴特尔一行特地到驯鹿基地采风,寻找创作灵感并计划近期再携摄制组来基地做节目,还承诺在适当时机为基地专门创作一首歌曲。同时,基地还接待了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土兴安》摄制组一行,利用3天时间在这里录制了一集专题宣传片,借助拍摄驯鹿,宣传大兴安岭的自然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打造“寻野”之旅,基地初步形成了旅游、生态养殖、绿色经济融合发展新局面。几年来,随着鹿群的扩大,曹树权看到了旅游市场的广阔前景,坚定了养殖的信心。年驯鹿基地繁育2头仔鹿,年繁育6头仔鹿,出栏成年驯鹿2头。年,驯鹿基地繁育仔鹿7头,并去敖乡购买种鹿2头及一定数量的驯鹿扩大种群结构和规模;与哈尔滨敖鲁古雅五星级酒店签订8万元的租赁协议,每年12月到翌年2月为酒店提供成年活体驯鹿两头,供酒店客人观赏。
目前,曹树权的鄂温克驯鹿风情园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正在建设的具有民族风情的撮罗子,是想通过挖掘原鄂温克玛利亚·索老祖母的生活遗迹,增加基地的文化内涵。结合多年山场工作生活经历,今后曹树权还想通过复原一处山场木材生产时生产装车的场景,大力发展场景游。与周边蓝莓富集区结合,开展采摘体验游……
在呼中区委、区政府、林业局及呼中林场党委的帮扶下,曹树权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林区转产职工,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及旅游业,并以此为基础借助鄂温克传统文化内涵,在林场带头发展管护区经济,为林场转产职工致富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hj/1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