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真题你是猎人面对猎物,你开
思姨说
一个叫鄂温克的少数民族,追猎物、讨生活,从西伯利亚一路迁徙到东北的大兴安岭。几百年后,我们看到的这个驯鹿部落,其实正在渐渐消失......
敖鲁古雅是根河市的民族乡,这里居住着多个鄂温克猎民。它位于根河市西郊北4公里处,紧邻S国道,西邻西乌气亚河,是中国最后一只狩猎民族鄂温克族的聚居地。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
而“鄂温克”,其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丝瓜们对鄂温克族的一点点印象大概来自地理课本,而鄂温克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民族的历史,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
这不就是渔猎文明的部落吗?
幸运的是,他们也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现代社会的少数民族。同时,他们的一生都离不开酒、驯鹿、猎枪和原始森林。这些都被融进了整个民族的血液。
“化冻的冰河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为山林的孩子引导回家路,我也是山林的孩子,于是心中就有了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森林,母亲的河,岸上有我父亲的桦皮船,森林里有我母亲的驯鹿……”这是鄂温克人对山林的共同记忆。
今天,思思老师来到了这里,和这个民族以及他们的驯鹿,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我也会分享一篇很棒的高考真题文章《七岔犄角的公鹿》。文末也会附上很多照片哦!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乌热尔图
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面,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今天,我打了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嘿,傻小子。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
?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我看见鹿的后腿连皮带肉撕下一块。啊,真有一手。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啊,这只狼真坏。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就在狼对准鹿的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21)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似乎觉察出什么,停下步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想起了自己。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看来没有伤到骨头,但也穿了窟窿;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在这个时候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节选自乌热尔图《七叉犄角的公鹿》,有删改)
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讷河等地,传统上多从事农牧业和狩猎业。
(1)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文第?~?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概况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
(4)本文结尾写到“我”下意识地去摸枪栓,那么“我”会再向公鹿开枪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两人冲突开篇可以吸引读者,将读者快速带入文章的具体情境。②为下文作铺垫。因为有两人的争吵与冲突,才有了“我”拿着父亲的枪打猎的结果。③表现了“我”刚毅不屈的人物形象,同时也突出了特吉好酒并且与“我”关系不是很融洽的人物个性。
(2)①侧面描写(“我”的心理描写),通过“我”被受伤的鹿吸引了以及“心一下揪紧了”的侧面的心理描写,表现鹿与狼搏斗的激烈;②比喻。文中写狼想咬鹿的脖子,却被鹿角像叉子叉中,而后又像石头一样被抛下山崖,突出了鹿的勇猛;③动作描写。文中多次写鹿与狼的动作,如“咬住”“蹬”“跑在后面”“弓着腰”等动作描写突出了鹿的勇敢与狼的凶残;
(3)①是一只很有气势且勇敢而有责任感的鹿。②外貌上,犄角分岔,很有气势;③具有责任感。从被“我”打中,到最后呼唤同伴,都表现出鹿的保护鹿群责任感。④勇敢。鹿虽然受了伤,但它一直坚持与凶恶的狼搏斗着,最后成功击败了狼。
(4)答案一:不会向鹿开枪:①从内容与情感上看,本文表现出的是我对鹿的敬佩之感,是对它虽然受伤但一直坚持保护鹿群的赞叹;②从形象上看。本文表现出的是一只勇敢,用性命拼搏去保护鹿群的公鹿,“我”在打伤它之后本身就有愧疚之情;③从主旨上看。本文着力表现的主题不是杀死一只鹿,若鹿最后被杀,与主题违背。
答案二:会向鹿开枪:①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我”想要打猎的心思,如果开枪,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②情节上,“我”已经告诉特吉会去打猎,为了突显出我“我已经长大”,会向鹿开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hj/1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