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山水相伴的部落根河敖鲁古雅部落
从金帐汗蒙古部落出来,继续前行,前往根河驯鹿之乡。下午一点多钟,在一个路边小村落打尖补充体力。根河,蒙语意为“清澈透明的河”。驯鹿是大兴安岭敖鲁古雅部落鄂温克猎民唯一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鄂温克人以“驯鹿”和狩猎为生,目前敖鲁古雅部落是中国剩下的唯一的最后狩猎部落,所以敖鲁古雅部落又被称为驯鹿之乡。
“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人从前是一个游猎民族,他们信奉古老而神秘的“萨满”教,虽然他们以渔猎为生,但善良的鄂温克人骨子里一直牢记在心的是“敬畏生命,感恩自然”,所以他们从不过度捕杀动物。在国家“禁枪”并给予居民安置以后,离开了森林与驯鹿,很多鄂温克人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郁郁而终,所以后来鄂温克人并没有真正完全放弃驯鹿渔猎,而且他们也会定期前往森林渔猎。他们的老酋长玛利亚*索老人至今已近百岁高龄,依然一直坚守在猎民点,她说她就是大山的女儿,她的灵魂和一切都属于大山,永远都离不开大山。
驯鹿性情特别温顺,以苔藓类植物为食物,容易饲养。虽然吃是只是植物,但每一只驯鹿都是非常的矫健敏捷,奔跑迅速,号称“森林之舟”。驯鹿不仅仅只是鄂温克人的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其鹿茸泡酒滋阴补阳,驯鹿的奶汁香浓醇厚,营养丰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鄂温克人。实际上,真正的鄂温克人是将驯鹿视为亲人一般,在大森林里,鄂温克人始终与驯鹿相亲相爱,相依为命。
听鄂温克人说,每天傍晚,驯鹿回家是敖鲁古雅部落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是的,夕阳西下,斑驳的阳光细细碎碎的洒落在森林里,一缕缕炊烟,袅袅娜娜,冉冉而起,随风而舞,慢慢地弥散在大山森林里,成群结队的驯鹿,一个接着一个,在回家的路上,安安静静,温文尔雅。这一刻的森林,鲜活灵动而又静逸安详,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妙不可言的和谐之中。
其实,我认为在敖鲁古雅部落里,最美的时光莫过于冬季狩猎归来:在大山上,在林海里,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头头矫健的驯鹿,昂首挺胸,拖着雪橇,满载而归,它们飞快地奔驰在雪原上,错落有致的如同珊瑚礁一般的鹿角仿佛闪电在半空中跳跃着。我想这一刻的敖鲁古雅才是最美丽的,欢呼雀跃的满载而归的鄂温克人,载着主人和他们的丰厚猎物而飞快地疾驰在雪原上的驯鹿,他们如同风一样呼啸而过,直奔前方,林海深处——温暖的家。
在敖鲁古雅部落的森林里,有两棵相拥而生的大树,鄂温克人称为“神树”,是鄂温克人对爱情忠贞生死相依的象征。传说中,一位鄂温克男子为救昏迷不醒的妻子化身为树,妻子醒来后,悲伤不已,感动神灵,亦将其化身为树,相依相偎。此后,神树不仅保佑着子孙后代平安幸福,还象征着爱情永恒,受到许多对美好爱情憧憬的年轻人的祭拜。
再多的惆怅,我却无法停下脚步,一路向北,继续前行。最后的狩猎部落永恒,爱情永恒。再见,敖鲁古雅!再见,鄂温克人!再见,善良可爱的驯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enhezx.com/ghshj/10305.html